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武漢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主要經營什么(改革開放30年揚州的變化)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19 10:30:06【】3人已围观

简介改革開放30年揚州的變化一、經濟狀況2006年是“十一五”發展的開局之年。我們在中共揚州市委的領導下,依靠和帶領全市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兩個率先”

改革開放30年揚州的變化

一、經濟狀況

2006年是“十一五”發展的開局之年。我們在中共揚州市委的領導下,依靠和帶領全市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兩個率先”和“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揚州”的目標,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在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1.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達1100億元,同比增長1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4000元。財政總收入158億元,增長3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63億元,增長2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3億元,增長30.1%。

工業經濟提速增效。牢固確立“工業強則揚州強”的觀念,“雙創”和“三重”工作深入開展。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892億元,增長31.4%;實現增加值500億元、銷售1806億元、利稅155億元,分別增長21.3%、32.3%和51%。虧損企業數、虧損總額全面下降。八大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7.8%。規模以上和億元以上企業數分別比上年增加207個和91個。全年完成工業投入361億元,增長43.3%。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5個,比上年增加44個。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408億元,增長39.6%。創成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3家、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和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49個。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5個、國家免檢產品12個。全市建筑企業完成施工總產值550億元、增加值120億元,分別增長25.5%和24.8%。榮獲“魯班獎”6個。

農業農村經濟平穩增長。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實現農業增加值94億元,增長5.1%。糧食豐產豐收,總產達245萬噸。新增高效農業面積19.3萬畝、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基地65萬畝、“三品”品牌92個。“菜籃子工程”建設取得新成效。揚州鵝、高郵鴨、邵伯雞獲國家級品種認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個。新、改建農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級公路通達率100%。南水北調三陽河潼河寶應站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和灌區改造工程相繼建成,戰勝了里下河地區嚴重雨澇災害。土地復墾開發整理力度加大,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農業科研、綜合開發、糧食流通、農機、氣象等工作又有新進展。

服務業加快發展。強化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機制創新,服務業發展躍上新平臺。實現增加值385億元,增長1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6億元,增長16%。揚州石化、公鐵水、港口等重點物流園區規劃通過評審,石化物流園區碼頭、倉儲等項目開工建設。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5014萬噸,增長8.2%。信息服務業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增長15%。傳統特色商貿業持續發展,6家企業獲“中華老字號”稱號,“揚州師傅”品牌建設得到加強。農村“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進展順利。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134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2億元,分別增長18.4%和25.9%。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全年開發投資83.4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385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4.1%和10.6%。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133億元和84億元。中介、會展和社區服務業等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開發,對外開放取得成效。

基礎設施建設強勢推進。沿江高等級公路全面建成通車,揚州二電廠二期擴建工程3號機組并網發電,水電氣熱等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編制了沿河開發總體規劃。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貫通,先導段建成通車。各開發園區、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步伐加快。“八區二園”注冊外資實際到賬和外貿出口分別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級開發區3個。揚州出口加工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封關運行。

招商引資力度加大。成功舉辦2006“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赴歐美、日韓、東南亞和港臺、京深滬杭等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動,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項目源。圍繞項目落地和投產達效,加強配套服務、跟蹤督查,提高招商項目成功率。全年注冊外資實際到賬7.61億美元,增長44.7%。新批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75個。新增民資注冊資本215億元,增長30%。實現外貿出口23.6億美元,增長23.9%,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占48%。完成外經營業額1.25億美元,增長20%。

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全市縣域經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7億元;完成財政收入85.7億元,增長28.3%。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縣域三次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調整為11.7:58.1:30.2。特色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船舶制造、電工電器、服裝加工等主導產業,產值占全市規模工業產值的比重達70%。

3.城鄉建設步伐加快,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進城鄉規劃全覆蓋,著手編制揚州市“一體兩翼”概念性城市總體規劃,完成了廣陵新城(河東分區)、東南分區等5個分區規劃和城市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編制了開發區中心片區等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了13個鄉鎮和76個村莊建設規劃。加大城市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市區完成城市建設投資72億元。建成開發路、解放南路、黃金壩北路、三灣大橋等工程,開工建設文昌大橋、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運河五臺山大橋至徐凝門橋段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工程。古城保護深入推進,修復盧氏鹽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園一期工程。翻建40條街巷。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新城西區建設步伐加快。新建各類綠地127萬平方米。實施天然氣置換工程,6萬戶居民用上天然氣。新建垃圾中轉場5座。新建、改造公廁18座。新增公交車105輛、公交線路7條。建成數字化城管新平臺,首創全國中等城市數字化城管新模式。

節約型社會和生態市建設力度加大。制定出臺了《加快發展節約型城市的意見》和《生態市建設行動計劃(2006-2010)》。通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查。完成縣鄉河道疏浚、村莊河塘整治和村莊綠化等年度任務,全市創成3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市區完成湯汪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各縣(市)都建成了污水處理廠,儀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國家標準的垃圾填埋場。市開發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規劃通過國家級評審。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循環經濟試點市。132家清潔生產試點企業通過審核。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整頓專項行動,以及南水北調東線源頭、重點化工企業等環境風險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3.8%和3.2%。

經過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該市以在古城保護和人居環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績,榮獲2006年度中國唯一的“聯合國人居獎”。

4.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

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推進市直工業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組金茂化工醫藥集團、亞星汽車集團、工藝美術集團和工業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改革。市政公用事業改革取得進展,完成市燃氣總公司合資合作和企業改制。順利完成聯環藥業、揚農化工股權分置改革工作。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不斷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

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繼續減輕農民負擔。貫徹落實“一免三補”等政策,共兌現補貼資金1.56億元。全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進一步發展。深化鄉鎮農技服務體系改革,逐步完善農經“一站式”窗口服務。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規范化建設,村務公開繼續擴大。

財稅、金融和投融資體制等改革不斷深化。實施依法治稅和社會綜合治稅,進一步加強稅收精細化征管。啟動非稅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臺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辦法。成立中小企業擔保中心。設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5.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市組織實施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18項。落實省級以上火炬、星火計劃項目103項。寶勝科創、三星電梯等1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揚州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獲得科技部批準。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項目建成投入使用。與中科院合作共建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與南京大學簽訂了市校全面合作協議。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進各類人才9500人。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明顯增強。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保持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7.6%。素質教育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農村辦學條件繼續改善。新創建9所星級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實驗小學,揚州中學西區校建成招生。大力發展中高等職業教育,當年招生4.4萬人。揚子津科教園區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持續發展。制定了《揚州文化博覽城建設規劃綱要》,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揚劇等7個項目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名,新評“揚州市工藝美術大師”47名。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3.5%,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進。全市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和公共衛生信息網絡體系基本建立。城鄉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分別達78%和40%。新增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3萬戶。完成了蘇北醫院醫技樓和市婦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設。全市33個鄉鎮561個村建成體育健身工程。參加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均獲第7名。承辦了國際田聯競走挑戰賽、鑒真國際馬拉松賽等賽事。高郵、儀征、廣陵被命名為全省人口計生工作示范市(區)。寶應被評為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外事、僑務、臺灣事務和統計、檔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績。我市社會發展總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關注民生工作不斷加強,人民生活繼續改善。

統籌城鄉就業取得積極進展。鼓勵全民創業,全市新發展私營企業8077家、個體工商戶27627戶。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措施,全年采集就業崗位13.1萬個,凈增就業7.4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7萬人、農村勞動力7.9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8.4萬人。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擴面續保10.8萬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兩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標準。農村養老保險進一步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穩步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6.4萬人。基本解決了破產困難企業7.8萬人的醫保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達91%。市區“慈濟”醫院、“慈濟”窗口共為7萬人次減免醫藥費610萬元。2.7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鄉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員應保盡保,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47.2%。災民生活保障、殘疾人幫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新一輪幫扶經濟薄弱村和貧困戶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13元,分別增長13.8%和11.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城郊又有6個鄉鎮、30萬居民享受區域集中供水。市區建成30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262戶低收入家庭領到購房補貼,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不斷深入。

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推進“城市文明建設行動計劃”,廣泛開展“八榮八恥”教育、“百萬市民學禮儀”和窗口行業、服

很赞哦!(1172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宁夏石嘴山惠农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