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洛陽古墓博物館買粉絲講解(細數河南省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看完你會覺得河南是真的牛)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6 14:23:29【】6人已围观

简介除了故宮,中國還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作為一名非博物館學專業的業余博物館愛好者,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已經去過幾十個了,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是單純的興趣愛好,推薦幾個去過的比較特別的博物館吧。1.&n

除了故宮,中國還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作為一名非博物館學專業的業余博物館愛好者,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已經去過幾十個了,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是單純的興趣愛好,推薦幾個去過的比較特別的博物館吧。

1. 山東省博物館

山東省博絕對是對于專業人士友好的博物館之一。作為文物大省,山東省博收藏了許多新石器、商周的文物。中學歷史書上的蛋殼黑陶、齊魯兩國的青銅器,看起來真的很震撼。如果帶小朋友的話,頂層的東非動物大遷徙的那個展覽一定要去看,各種毛絨絨的動物做得特別逼真。

2.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必看:曾侯乙編鐘、睡虎地秦簡、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蓋骨。

曾侯乙的展覽主要展出的是曾國的文物(PS:要想看楚國文物,推薦荊州博物館),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購買曾侯乙編鐘表演的門票,身臨其境的感受編鐘表演。

3. 徐州市博物館

徐州作為漢代楚國的國都,崖洞墓發掘了一座又一座,出土了好多精美的文物,比如金縷玉衣。這些文物有一部分在徐州市博物館,有一部分在依墓葬建設起來的博物館內。所以如果來徐州參觀博物館,除了市博之外,一定要聯合漢墓博物館一起參觀。漢墓博物館推薦獅子山楚王陵、龜山漢墓。當然,徐州市博物館內部也有一座漢墓,現在正在進行發掘工作,希望可以早日對公眾開放。

4. 洛陽古墓博物館

洛陽古墓博物館又叫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雖然在洛陽郊區,但是絕對值得一去,最好是夏天!里面有各種朝代的墓葬幾十座,可以近距離參觀各種墓葬的墓室結構。旁邊還有北魏帝王陵墓區,有原生態的景陵、復原的元姓貴族墓,參觀一次,就可以學到好多東西。而且墓葬都在地下,夏天避暑絕佳景點。

5. 漢陽陵博物館

漢陽陵是劉啟跟他的皇后王氏的同塋異穴的陵園,一座原址建立的博物館,博物館的陳列不僅僅是館藏品,還可以參觀叢葬坑,禮制建筑、刑徒墓地等。

6. 中國陶瓷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在景德鎮,是原來的景德鎮市博的升級,2015年建好的,所以這個博物館的設計感還是充滿了現代的味道的。缺點就是距離景德鎮市區太遠了,要做好久的車,景德鎮的交通還超級不方便!觀看里面的館藏品,你就會驚訝人類腦洞真的無窮盡。如果去景德鎮旅游的話,這個博物館還可以跟御窯廠遺址一起聯合起來參觀,御窯廠是明清時期為皇家燒制瓷器的,兩個地方,一古一今,可以充分感受景德鎮的文藝氣息。

其實推薦的這幾個博物館,體驗性都很強,很適合考古或者博物館愛好者參觀,也很適合帶小朋友身臨其境的感受歷史的厚重與廣闊,希望您可以在參觀的過程中能有更深層次的見解!

細數河南省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看完你會覺得河南是真的牛

2020年9月24日, 闊別五年之久 ,經過全方位提升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終于面向 社會 開放了。 河南作為 歷史 文明的發源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文明的精華匯聚于此。 河南博物院建于1927年,現有館藏文物多達17萬件,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

一個“中”字,道出了河南數千年 歷史 最核心的特質, 一個“都”字,成為河南博物院基本陳列的新的靈魂。 很多之前參觀過小館的游客,都對河南博物院以前的陳列“中原文明之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使新的陳列展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提升、更吸引觀眾? 經過博物院工作人員反復研討論證,最終確定了陳列展覽的主題為: 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

黃河九曲,中原在黃河的襟抱中。中原是華夏民族形成發展的發源地, 中原文化在黃河文化中處于中心地位,這里被稱為“最早的中國”,這里長期是統一中央王朝的核心區。 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至今,中原是這一文明譜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域。 數千年來, 有 20 余個王朝在中原建都 ,洛陽、開封、鄭州、安陽,名都相望,城垣相疊,文化厚積。古都,成為貫穿華夏文明史的一條主線。

主展館主體建筑以 元代古觀星臺(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遺址,位于河南登封)為原型 ,經藝術夸張演繹成 “戴冠的金字塔” 造型,其底部為長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內部設計五層,其中地下一層。

終于要說到本文的主題了,那就是鎮館之寶,河南是全國重要的文物大省, 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全國第二,地下文物要還是全國第二的話,那就沒有老一了。 除了被運送到臺灣省和被國博借走的一部分,(比如清明上河圖和司母毋大方鼎)河南博物院的展出數量已經很驚人了。 河南博物院有九大鎮館之寶,各個身懷絕技,云紋銅禁、蓮鶴方壺和賈湖骨笛上過《國家寶藏》,杜嶺方鼎直接把鄭州送進了古都俱樂部,甚至還有一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它們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它們出土的地方,合起來就是一張河南寶藏地圖。

姓名:武曌金簡,籍貫:登封 , 時期:唐代早期 , 出土日期:1982年5月中岳嵩山峻極峰

出土過程:1982年5月,登封縣農民屈西懷上中岳嵩山采藥時,在嵩山山頂峻極峰的石縫中發現了這塊純金的簡片。 武曌金簡長36.2厘米,寬8厘米,厚0.1厘米,重2235克,黃金純度在96%以上 ,上面有銘文: 上言: 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大意是說: 大周國皇帝武曌,來到嵩山,投遞一枚金簡,請求天上神仙們除去武曌的罪名。公元700年7月7日,使臣胡超磕頭。

目前武則天的墓墓穴至今仍未打開, 這是現存唯一一件屬于武則天的文物,它的發現為了解唐代的 歷史 風貌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生平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

姓名:賈湖骨笛,籍貫: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時期: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時期,出土日期:1986年

八千年的漯河人對音樂有了追求,而制造出的樂器,是“人類從愚昧邁向文明的第一道門檻”。 人們一提起中華文明,都會說是五千年古老文明。其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時間遠不止五千年,1984年~2001年,賈湖遺址中先后出土了 26支骨笛,墓葬共有349座 ,它們分散在不同的墓葬,其年代先后相差很大。相繼出土的由 仙鶴(丹頂鶴)尺骨(翅骨) 制成的骨笛,就是 距今7800年~9000年 的、華夏族先民的智慧留存。

賈湖骨笛的出土,一下子將中華文明向前推進了將近4000年。

姓名:杜嶺方鼎

籍貫:鄭州杜嶺張寨前街

時期:商代早期

出土時間:1974年

通俗來講就是商王朝廚子手里做飯的容器,俗稱“鍋”。 1974年,一個名叫袁海軍的環衛工在挖土過程中挖出,共兩件。 大的被國家博物院借走,小的留在河南省博 。 鄭州商城出土的青銅禮器,其數量之多、形制之大、鑄造花紋之精致,都是前所未有的。所有這些,都標志著在鄭州商城時期,中國古代文明已經進入初現輝煌的時期。 享譽世界的商文明,就在這里起步。它的發現,不僅為安陽殷墟找到了文明的源頭,而且為尋找早商文化和夏文化提供了依據,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文明 探索 中,它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 杜嶺方鼎——讓鄭州挺進“中國八大古都”的重要力量。

姓名:玉柄鐵劍 , 籍貫:三門峽 , 時期:西周晚期 , 出土時間:1990年

西周初年, 周武王將自己的兩位叔叔虢仲、虢叔分別分封到河南滎陽和陜西寶雞 , 史稱東虢國和西虢國,來保衛周王室。 西周晚期,西虢不堪犬戎侵擾,東遷到三門峽一帶。玉柄鐵劍是西周末年虢國君主虢季的佩劍。

出土過程: 1990年2月的一天深夜,三門峽上嶺村突然傳來幾聲槍響。三門峽市公安局查獲了一起盜墓案,為了查明被盜墓葬的情況,追回被盜的文物,公安人員配合考古人員對盜墓現場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墓葬令所有在場的人深感震驚,隨葬器物豐富,種類繁多,放置有序,隨葬品還有大量的青銅禮樂器和玉器。從墓葬的形制和規格判斷,應該是一座國君墓,考古隊在槨室的東南角發現了這把寶劍。

玉柄鐵劍集鐵、銅、玉三種材質于一體,是中國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時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鐵制品。 它的出土,將中國人工冶鐵的年代提前了近兩個世紀,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姓名:四神云氣圖,籍貫:永城柿園村 ,時期:西漢早期 ,出土日期:1987年。

在中國古人眼里,尤其在西漢人的眼里, 人死后是可以升天的,寓意死是生的繼續。 特別是在漢代的墓葬中充滿了對來世享樂的憧憬,對來世仙界的描繪。 漢景帝弟弟梁王劉武的兒子劉買,據《史記》記載,劉買是梁孝王劉武的長子,是在劉武去世之后繼任的又一代梁王,在位只有七年,史書上關于他的事情并不太多。

出土過程:1986年5月的一天,永城柿園村一個名叫趙德友的農民,在自家承包的采石塘放炮采石,偶然發現了一座古墓。很快,聞訊而來的商丘文物隊對古墓進行了發掘。 考古人員沿著狹窄的墓道進入墓室,微弱的燈光照到墓頂處,突然,大家眼前出現了鮮艷的紅色,一只長須飄擺的龍頭映入眼簾。 只見墓頂上有一幅生動傳神的壁畫。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靈芝、云紋等共同組成一個大氣磅礴、靈動飛揚的畫面。專家將其命名為《四神云氣圖》。

《四神云氣圖》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墓葬級別最高的墓葬壁畫珍品,因年代久遠、做工精美被中外專家、學者贊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姓名:汝官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籍貫:河南寶豐清涼寺,時期:北宋,出土日期:1987年

歷史 上各個時代的造物總是恰如其分地附帶上當時的文化與習俗烙印,而這種文化烙印尤其強烈的,莫過于宋代的瓷器。宋代對瓷器釉色的追求來源于宋人理學風氣的彌漫。“ 雨過天青云破處”是對汝瓷獨特的審美追求 。 汝官窯系御用窯,燒造時間極短,只在北宋晚期燒了大約20年。之后,汝窯消失,技術失傳。文獻記載: 汝窯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之稱。 天藍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燒制過程中窯位與火候恰臻妙處,因此成品率極低,傳世極少,全世界收藏的汝官瓷加在一起, 不會超過150件 。 在它們之中, 彌足珍貴的天藍器物,也就5件。 而刻花者,唯有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一樣的器物,刻花者當然更為珍貴,何況就此一件。 李苦禪先生曾言“天下博物館,無汝(瓷)者,難稱盡善盡美也”;在民間,更有“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件)” 之說。

小Tips:陶瓷類器物中唯一入選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的代表作品。

姓名:云紋銅禁,時期:

很赞哦!(9)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甘肃张掖民乐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